充滿日本傳統風情的繪圖、或展現當代流行文化的插畫,貼在瓶身上的酒標可說是日本酒的顏面,帶給人們對這支酒的第一印象。而它的背面,密密麻麻的文字,則詳細記載了酒的身世,包括銘柄名、原料、酒度等豐富資訊。
本篇文章就要帶大家認識上面的專有名詞,讀懂酒標,喝起來就更有意思了!
❋ • ❋ • ❋ • ❋
▰▰▰ 規定必須標示的項目
【酒類的品目】
日本的酒稅法明確規定了日本酒的定義,日本酒在法律上的名稱是「清酒」,定義如下:
以「米、米麴、水」為原料(允許添加釀造用酒精、醣類、酸味料、胺基酸鹽等)發酵後濾出,且酒精度數不滿22度之產物。
符合上述法律規定,即可在酒標上印製「清酒」或「日本酒」的名稱。
※ 只有使用日本國產米且在日本國內釀造的酒可標為「日本酒」,在海外生產的只能標作「清酒」。
※ 就算製法和清酒完全一樣,但只要多添加了其他副原料/濃縮果汁、或沒有經過過濾程序,就不可被歸類為「清酒/日本酒」,而只能稱作「その他の醸造酒」、「リキュール」(利口酒)等。
【原材料名】
清酒的基本原料是「米、米麴、水」,除了「水」沒有標示義務,可以不必記載外,其餘都須寫出(若有添加釀造用酒精、醣類、酸味料、胺基酸鹽等亦須明確標示)。
釀酒用的米像是山田錦、五百万石、美山錦等,有各式各樣的品種,法律上沒有規定需要記載品種名,但米種的選用是展現酒藏魅力的一部份,因此在大部分的酒標上都能見到酒米品種的名稱。
【精米步合】
「精米步合」指的是「米被精磨後剩下部分的比例」,數值越低表示被研磨的程度越高,反之則越低。
米的表面含有蛋白質、脂質等會讓酒帶有雜味的成分,因此需要經過研磨,使這些多餘的成分被去除,酒液才得以擁有高度的香氣。
不過,雖說將雜質研磨後香氣會較明顯,但也不能完全說「精米步合低=酒質佳」,因為研磨得越多,表示米的部分被去掉得多,如此一來米的香氣和旨味也就跟著被削弱。所以清酒品質的好壞,精米步合只是參考之一,還需加入原料、製法等其他要素才能判斷。
【酒精度數】
根據酒稅法的定義,酒精度數在1%~22%之間者可稱作「清酒」。大多數的清酒酒精度數落在16%上下,比起5%左右的啤酒、13%左右的紅酒或其他釀造酒,清酒酒精度數較高,要小心不要過度飲酒!
【容量】
市面上流通的容量一般是「四合瓶(720ml)」或「一升瓶(1.8L)」。(日本酒經常使用「一合(180ml)」、「一升(1800ml=10合)」來表示容量)
【製造時間】
酒標上記載的製造日期是「裝瓶」的時間。即便是在製造之後放入酒桶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熟成的酒,也同樣以裝瓶日期標示,因此無法以酒標上的製造時間判斷一支酒是否為新酒。
【其他】
除上述提到的項目之外,以下內容也有標示義務:
・製造者名稱及製造場所在地
・防止未成年者飲酒的警語
・保存及飲用的注意事項
・原產國名
▰▰▰ 自由標示的項目
【特定名稱】
「特定名稱酒」依據「是否有使用釀造用酒精」以及「作為原料的米被研磨多少比例」這兩項條件(如上圖),可再細分為「純米酒」、「特別純米酒」、「純米吟醸酒」、「純米大吟醸酒」、「本醸造酒」、「特別本醸造酒」、「吟醸酒」、「大吟醸酒」等8個類別。
不屬於這些類別的清酒,則稱作「普通酒」,市面上流通的清酒70%都是普通酒。
【標示酒款特徵的用語】
如「原酒」、「生酒」、「生貯蔵酒」、「無濾過」、「生酛」、「山廃」、「樽酒」、「貴醸酒」、「熟成古酒」等,透過特殊製法釀造而成的酒通常會標示它獨有的名稱。
【成分標記】
除了前述提到有標示義務的「酒精度數」外,「酵母」、「日本酒度」、「胺基酸度」、「酸度」也可補充記載。透過這些數值,能更容易一眼就看出該支酒可能有的風味。
❋ • ❋ • ❋ • ❋
酒標可說是情報的寶庫,想要精準選購清酒,上述內容是絕對必須知道的,大概知道有這些專有名詞之後,就開始慢慢一點一點吸收相關的知識吧!
同場加映:
〈日本酒初心者必讀!至少這些要先知道的「日本酒專門用語」5選〉
〈日本酒有賞味期限嗎?可以常溫保存嗎?〉
〈風味佳、香氣足~酒米之王「山田錦」的身世背景!〉